Ⅰ、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
先修课程:《诊断学》、《外总》 |
后续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 |
总学时数:36学时 |
理论学时: 28 学时 |
实验学时:8学时 |
课外实践:学时 |
学分:2 学分 |
|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学 |
Ⅱ、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通过学习,了解医学影像学科发展史,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学所涵盖的范围内容;掌握传统X线摄影、数字化X线摄影、CT、MR、DSA等各种图像特点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熟练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基本检查方法和常规扫描技术;熟练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掌握各种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和特殊的临床应用。
2.教学组织与方法:多媒体教学及临床见习。
3.教学保障:多媒体设备及临床CR、DR、CT、MR、DSA机。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
① 选用教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第3版),张云亭、于兹喜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 参考书目:
《医学影像设备与检查技术学 》,王鸣鹏编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医学影像技术学:CT检查技术卷 》、《医学影像技术学:MRI检查技术卷 》,王鸣鹏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影像设备(CT/MR/DSA)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石明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 》,李真林、宋彬//刘荣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③ 教学网站:www.pmph.com。
Ⅲ、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序号 |
讲课内容 |
课时分配 |
1 |
第一章 总论 |
2 |
2 |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
6 |
3 |
第三章 CT检查技术 |
6 |
4 |
第四章 MRI检查技术 |
8 |
5 |
第五章 DSA检查技术 |
6 |
|
|
|
合计 |
28 |
见习课
序号 |
见习内容 |
实验类型 |
课时分配 |
1 |
见习一X线临床见习, |
综合型 |
2 |
2 |
见习二CT临床见习 |
综合型 |
2 |
3 |
见习三MRI临床见习 |
综合型 |
2 |
4 |
见习四DSA临床见习 |
综合型 |
2 |
|
|
|
|
合计 |
|
8 |
注: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
Ⅳ、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各自的特点、主要临床用途及各自临床应用限度。
(二)熟悉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
(三)了解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史,了解医学图像存储、传输系统构成及用途,了解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一)学习及了解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史。
(二)掌握各种检查技术的特点以及临床应用。
(三)掌握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X线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掌握普通X线摄影及数字化X线摄影各自的特点、不足及临床应用。
(二)熟悉造影检查技术的特点、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三)了解X线摄影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
(一)学习及了解X线摄影基本知识。
(二)掌握普通X线摄影及数字化X线摄影各自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三)掌握造影检查技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第三章CT检查技术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CT图像特点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二)熟悉CT的基本检查方法和特殊扫描技术,各部位常用的检查方法,动态增强、图像后处理技术和CTA等螺旋CT的特殊临床应用。
(三)了解CT扫描方式及螺旋CT的优势。
二、教学内容
(一) 学习及掌握现代螺旋C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二) CT的各种检查方法以及临床应用。
(三) 掌握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
第四章MRI检查技术
一、教学要求
(一)通过学习,掌握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脉冲序列(SE,FSE,IR,GRE)的原理及图像特点、临床用途、优缺点;掌握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空间分辨率、扫描时间对MRI图像的影响。
(二)通过学习,熟悉成像参数的选择;熟悉流动现象和流动运动伪影产生机制及其常用补偿技术。
(三)通过学习,了解EPI序列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常见伪影的原因和补偿技术;MR造影剂分类,造影剂的临床应用;MRI检查的安全要求。了解人体各解剖部位MRI检查技术,了解MRA的临床应用价值、心脏MR检查MR;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MRS的临床应用;了解功能MRI(FMRI)。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常用脉冲序列及其应用
1.了解EPI技术及临床应用。
2.掌握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重点理解T1时间及T2时间,TR及TE,T1WI、T2WI、PDWI。
3.掌握SE、FSE、IR、GRE脉冲序列的原理及图像特点、临床用途、优缺点。
第二节 成像参数的选择、流动现象补偿技术。
1.了解成像参数的选择。
2.熟悉流动现象和流动运动伪影产生机制及其常用补偿技术。
3.掌握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空间分辨率、扫描时间对MRI图像的影响。
第三节 伪影的补偿技术、MRI对比剂的应用、MRI检查的安全要求 各部位MRI检查技术、MRA的临床应用、心脏MR检查、水成像技术、MRS及其临床应用、FMRI。
1.了解运动伪影、混淆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化学配准不良伪影、截断伪影、磁敏感性伪影、拉链伪影、交叉激励伪影的产生原因,补偿的方法。
2.熟悉MRI的安全性、安全要求,了解MRI检查技术(线圈、体位、扫描),了解MRA、心脏MR检查的主要技术、临床应用价值,了解MR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了解MRS的临床应用,了解FMRI的临床应用。
3.掌握MR造影剂分类,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增强扫描方式(动态、延时扫描及CE-MRA),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第五章DSA检查技术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DSA的基本原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及成像方式。
(二)熟悉DSA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DSA检查技术的操作流程。
二、教学内容
(一)学习及了解DSA检查技术的操作流程。
(二)掌握掌握DSA的基本原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及成像方式。
(三)掌握DSA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见习课教学大纲
见习一X线检查技术见习
一、见习目的要求
(一)通过胸腹部及四肢关节X线摄影见习,掌握胸腹部及四肢关节X线摄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X线摄影能力。
(二)通过胸腹部透视见习,熟悉透视过程特点,培养学生透视能力。
(三)通过静脉尿路造影见习,了解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培养学生进行造影检查的动手能力。
二、见习内容
(一)胸腹部及四肢关节X线摄影见习。
(二)胸腹部透视见习。
(三)静脉尿路造影见习。
见习二CT检查技术见习
一、见习目的要求
(一)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CT扫描参数选择、图像后处理等常规技术和头胸腹平扫方法、增强扫描技术和CTA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二)通过实验课的学习,熟悉CT检查前准备、注意事项;
(三)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了解CT检查的体位摆位,CT检查的不足。
二、见习内容
(一)头胸腹的平扫、增强及CTA的实例扫描检查。
(二)图像后处理各种技术的演示、说明。
见习三MRI检查技术
一、见习目的要求
(一)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掌握各种临床常用脉冲序列(SE,FSE,IR,GRE)及EPI序列的成像方法、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以及优缺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通过实验课的学习,熟悉各种线圈安装方法及用途,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三)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了解各部位造影剂使用方法及作用,培养学生MRI诊断能力。
二、见习内容
(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正常头部扫描,包括定位像(GRE序列)、轴位T2WI(FSE序列)、轴位T1WI(T1FLAIR序列),矢状面T1WI(T1FLAIR序列)。
(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腹部线圈的放置,患者体位及呼吸门控的使用。
见习四DSA检查技术见习
一、见习目的要求
(一)通过DSA成像设备见习,掌握DSA的成像原理、成像方式及图像采集、处理,培养学生对DSA的理解能力。
(二)通过外周病变手术见习,熟悉DSA检查技术在外周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外周病变的能力。
(三)通过心脏冠脉病变的见习,了解介入技术在心脏冠脉的临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心脏冠脉病变的能力。
二、见习内容
(一)DSA成像设备见习。
(二)外周病变手术见习。
(三)心脏冠脉病变的见习。
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闭卷考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20%,卷面成绩占80%。
理论课闭卷考试双向细目表
序号 |
讲课内容 |
试卷分值 |
|
|
1 |
第一章 总论 |
约4分 |
|
2 |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
约22分 |
|
3 |
第三章 CT检查技术 |
约22分 |
|
4 |
第四章 MRI检查技术 |
约30分 |
|
5 |
第五章 DSA检查技术 |
约22分 |
|
合计 |
100 |
|
注:根据本课程实际闭卷考试题型来制作本表,其它考核方式可省略此表。
修订组长(签名):吴义忠
修订组成员(签名):周卫国、何学军、吴永峻
审核组长(签名):
审核组成员(签名):
日期:2015年4月28日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大纲
(2015年修订)
Ⅰ、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
先修课程:《诊断学》、《外总》 |
后续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 |
总学时数:36学时 |
理论学时:28 学时 |
实验学时:8学时 |
课外实践:学时 |
学分:2 学分 |
|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学 |
完成大纲修订,签名负责。
修订组长(签名):吴义忠
修订组成员(签名):周卫国、何学军、吴永峻
审核组长(签名):
审核组成员(签名):
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