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外网
 首页 | 中心概况 | 管理制度 | 实验教学 | 中心动态 | 教学资源 | 特色栏目 | 师资队伍 | 移动直播 | 通知公告 | 资源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实验教材 > 正文
  详细信息
《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
2017-06-13 09:04  

Ⅰ、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先修课程:《诊断学》、《外总》

后续课程:无

总学时数:50学时

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18学时

课外实践: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

Ⅱ、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介入放射学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本课程目前适用于医学影像专业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和基本方法、临床应用和综合运用介入技术为患者服务。解决临床疑难病症,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灵活运用各种介入方法去解决临床具体问题。

2.教学组织与方法:本课程采用分为理论课教学及实验教学(见习课教学),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形式,辅助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介绍为主,一般内容自学为主。

实验教学:典型片示教、示教操作和讨论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辅助教学形式,具体包括: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

本课程使用的教具及现代化手段有:多媒体视频、PACS医学影像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以及各种血管内、血管外介入用器械。

3.教学保障:完成本课程教学所需的最基本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设备、PACS设备、DSA机器等。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要求注明书名、版本、作者、出版社等)①选用教材: 《介入放射学》(第3版),郭启勇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介入放射学》(案例版),陈义雄、陈勇编著,科学出版社。

教学网站:毕博平台。

Ⅲ、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

序号

讲课内容

课时分配

1

第一章总论

2

2

第二章经皮穿刺引流术

2

3

第三章经导管血管栓塞与灌注术

4

4

第四章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4

5

第五章 非血管管腔成形术

4

6

第六章其它介入治疗技术

2

7

第七章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

4

8

第八章周围血管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4

9

第九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2

10

第十章肝硬化的综合介入治疗

2

11

第十一章 介入诊断学

2

合计

32

见习

序号

见习课内容

实验类型

课时分配

1

见习一穿刺术及引流术

综合型

3

2

见习二TAE及TAI术

综合型

3

3

见习三血管及非血管成形术

综合型

3

4

见习四肿瘤介入临床观摩

综合型

3

5

见习五神经及外周血管疾病临床观摩

综合型

3

6

见习六介入诊断临床观摩

综合型

3

合计

18

注: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


Ⅳ、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介入放射技术所用的常规设备及常用器械。

(二)掌握介入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常用的药物,以及介入技术所涉及的栓塞剂。

(三)了解介入放射学的的发展简史。

(四)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具体分类与所涉范畴。

(五)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地位,展望介入放射学的未来。

二、教学内容

(一) 阐明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在医学影像设备(如X线机、CT、B超及MRI)的监控指导下,对疾病进行微创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新兴边缘性学科。

(二) 概述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介入放射学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概况。

(三) 对介入放射学所用影像学设备如B超、MRI、X线机尤其是DSA作精简介绍。

(四) 对介入放射学常用器械,如穿刺针、导管、导丝、导管鞘支架、球囊、活检枪等作基本介绍。

(五) 对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常用药物如抗凝、溶栓药物、血管扩张与收缩药物、抗肿瘤药物等作初步了解。

(六) 对栓塞物质的不同种类,作为栓塞物质的条件以及不同栓塞物质的应用范围作简要阐述,对超化碘油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作为实例进行介绍。

(七) 介入放射学的分类法(简述)。

(八)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对介入放射学在放射学界的地位及在医学界的地位作客观地评价。

第二章经皮穿刺引流术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经皮肝胆道外引流术、内引流术及支架引流术的基本操作技术、适应证、禁忌症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二)掌握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三)掌握穿刺引流技术在胆道梗阻、泌尿道梗阻、肾囊性病变、肝脓肿、腹腔和盆腔脓肿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四)熟悉穿刺引流术的器械及药物。

(五)了解常用穿刺引流技术。

二、教学内容

(一) 简单介绍常用穿刺器械。

(二) 简述Seldinger法、套管法的基本操作。

(三) 经皮穿刺引流术主要应用范围。

(四) 重点讲述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1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其中重点介绍PTCD的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2经皮肾造瘘术在尿路梗阻中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症及并发症的防治。

3肝、肾囊肿,脓肿以及盆腔和腹腔脓肿的穿刺引流或硬化术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经导管血管栓塞与灌注术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栓塞对靶血管,靶器官的影响,掌握末梢栓塞,小动脉栓塞,主干栓塞及广泛栓塞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二)掌握血管造影诊断、插管技术以及栓塞物质的选择、释放,栓塞程度的监控要有较深的了解。

(三)掌握灌注术在恶性肿瘤、缺血性病变及出血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四)熟悉灌注术的基本原理、方法。

(五)熟悉TAE术的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六)熟悉肿瘤动脉化疗的常用药物及其用法、毒副作用和防治原则。

(七)了解栓塞对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八)了解栓塞物质的选择以及常用栓塞物质一般性状、性能和使用方法。

(九)了解TAE技术在出血、肿瘤、灭能、血管性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 详述TAE的治疗机制。

1掌握基本概念:TAE、末梢栓塞、小动脉栓塞、主要栓塞及广泛栓塞。

2明确栓塞对靶血管的影响,对靶器官的影响以及对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二) 作为栓塞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三) 重点介绍常用的几种栓塞物质如明胶海绵、碘油、PVA、无水乙醇、弹簧钢圈的一般性状、性能及主要用途。

(四) 操作技术(另安排一次临床见习),要求明确(1)血管造影的重要意义;(2)插管技术和基本原则;(3)栓塞物质选择和原则;(4)栓塞物质的释放方法;(5)质量控制。

(五) TAE术的临床应用。

1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栓塞治疗。如消化道出血、咯血、泌尿生殖系出血、颌面部出血、盆腔出血。

2 血管性疾病栓塞治疗。

3 肿瘤的TAE治疗:(方法、适应证、禁忌症、疗效、副反应)

重点:肝癌的TAE治疗。

4介入性器官切除:(方法、适应证、禁忌症、疗效、副反应)

重点:脾亢、甲亢的TAE。

(六) 动脉灌注术的基本原理,药代动力学特点,包括首过效应,层流现象。

(七) 介绍灌注术所用的常规器材、特殊器材。

(八) 灌注术常见方法:包括一次冲击性灌注术、动脉阻滞化疗、长期药物灌注、灌注与栓塞结合等。

(九) 常用化疗药物按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简单介绍。

(十)TAI术的临床作用

1TAI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包括适应证、禁忌证、器械准备、操作方法、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

2动脉血栓的溶栓药物灌注治疗。缺血性血管病TAI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

3缺血性病变的灌注治疗。讲述其适应证、禁忌证、药物及器械准备、操作方法、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四章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球囊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机制、器械及操作技术。

(二)掌握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适应症、禁忌证、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三)了解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与防治。

(四)了解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他血管成形术。

二、教学内容

(一)球囊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机制。

(二)球囊血管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的所用器械(包括球囊、支架、压力表、预扩张导管、球囊充胀枪、导丝等)及操作技术(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以及术后处理)。

(三)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四)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包括出血、动脉夹层、血管壁穿通、血管破裂)。

(五)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的机制与防治。

(六)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他血管成形术(如经皮激光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机械性动脉内膜切除术)。

第五章非血管管腔成形术

一、教学要求

(一) 掌握非血管管腔成形术的治疗机制。

(二) 掌握非血管管腔成形术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三) 掌握非血管管腔成形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四) 掌握非血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五) 掌握非血管成形术操作技术。

(六) 熟悉非血管管腔成形术所用器械。

二、教学内容

(一)非血管管腔成形术在气道成形、消化道成形、胆道成形、尿道成形、输卵管成形方面的应用。

(二)常用球囊、支架的类型、规格,操作技术。

(三)非血管成形术在气道成形术、消化道成形术、胆道成形术、尿道成形术、输卵管再通术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四)非血管成形术在气道成形术、消化道成形术、胆道成形术、尿道成形术、输卵管再通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五)重点讲述非血管成形术在食管狭窄、气管支气管狭窄、胃十二指肠狭窄、结肠直肠狭窄、胆管狭窄、输卵管阻塞、前列腺段尿道狭窄的临床应用。

第六章其它介入治疗技术

一、教学要求

通过自学相关技术,掌握其他介入治疗技术。

二、教学内容

了解腔内异物取除术、下腔静脉滤器的放置、椎间盘脱出的介入治疗,脊柱肿瘤等的介入治疗。

第七章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二)掌握胆管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三)掌握肝血管瘤的综合介入治疗。

(四)熟悉子宫肌瘤的综合介入治疗。

(五)了解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二、教学内容

(一)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以及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重点掌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物理消融治疗以及经皮穿刺药物注射治疗)。

(二)肝癌并发症的介入治疗,如肿瘤破裂出血、门静脉癌栓、肝动脉-门静脉和(或)肝动脉-门静脉瘘、门静脉高压症、继发布-加综合征或下腔静脉狭窄、梗阻性黄疸、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其他综合治疗。如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生物治疗、放射免疫治疗、抗病毒与护肝治疗。

(三)胆管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胆管癌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或(和)内支架成形术、抗肿瘤治疗(如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放射学粒子植入术)。

(四)肝血管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肝血管瘤的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五)子宫肌瘤的子宫动脉栓塞术,包括适应症、禁忌证及疗效评价。

(六)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所用器械、应用范围及临床应用。

第八章周围血管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主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

(二)掌握肾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

(三)掌握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四)熟悉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

二、教学内容

(一)主动脉狭窄的球囊扩张术的适应症、禁忌证,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操作。

(二)主动脉瘤血管腔内修复术。重点掌握胸、腹主动脉瘤的血管腔内修复术的适应症、禁忌证、操作技术及并发症与防治。

(三)肾动脉狭窄成形术的适应症、禁忌证、介入操作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四)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检查方法、适应症、禁忌证、成形术及并发症的治疗。

(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般处理、介入治疗(包括适应症、禁忌证、介入操作及并发症的防治),肺动脉栓塞的抗凝、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证以及操作过程。

第九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二)掌握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二、教学内容

(一) 脑缺血的诊断、治疗、器械,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证、操作方法及并发症防治。

(二) 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适应症、禁忌证以及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第十章肝硬化的综合介入治疗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二)掌握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三)熟悉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术。

二、教学内容

(一)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适应症、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技术、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以及其并发症和防治、疗效分析。

(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术的适应症、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技术、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以及其并发症和防治、疗效分析。

(三)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技术、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以及其并发症和防治、疗效分析。

第十一章介入诊断学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经皮活检术。

(二)掌握血管造影诊断。

(三)熟悉特殊的介入性诊断技术。

二、教学内容

(一)经皮活检技术的器械、设备、操作方法、并发症及临床应用。

(二)血管穿刺与插管、所用设备、良性及恶性病变血管造影表现。

(三)经皮穿刺胆道造影、胆道活检及肾盂造影。

见习课教学大纲

见习一穿刺术及引流术

一、见习目的要求

(一)掌握Seldinger穿刺法、改良穿刺法及其注意事项。

(二)掌握穿刺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三)掌握经皮肝胆道外引流术、内引流术及支架引流术的基本操作技术、适应证、禁忌症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四)掌握经皮肾盂造瘘术、肾囊肿、肝囊肿及肝脓肿的穿刺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五)熟悉各种活检技术、及其并发症及防治,

(六)熟悉穿刺引流术的器械及药物。

(七)了解肿瘤消融术的操作方法、副反应及其并发症。

(八)了解经皮血管或非血管穿刺术的应用范围。

二、见习内容

(一)详细讲述Seldinger穿刺法、改良穿刺法。掌握股动脉、股静脉穿刺,熟悉锁骨下动、静脉穿刺,肘动、静脉穿刺。

(二)X线、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活检术。

(三)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及处理原则,经皮肝穿刺术活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四)肺肿瘤(肺癌)、肝癌的消隔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五) 通过视频教学,学习常用穿刺器械及常用药物。

(六) 通过视频教学及器械演示,学习Seldinger法(前面章节已重点介绍)、套管法、穿刺扩张法的基本操作。

(七) 通过视频教学及器械演示,学习经皮穿刺引流术主要应用。

(八) 重点讲述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1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其中重点介绍PTCD、胆管支架引流的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2经皮肾造瘘术、尿路支架植入术在尿路梗阻中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症及并发症的防治。

3肝、肾囊肿,脓肿的穿刺引流或硬化术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见习二TAE及TAI

一、见习目的要求

(一)掌握血管造影诊断、插管技术以及栓塞物质的选择、释放,术中栓塞程度的监控。

(二)掌握TAE的适应证、禁忌证,栓塞反应,并发症及其防治,掌握TAE术的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三)掌握灌注术在恶性肿瘤、缺血性病变及出血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四)熟悉肿瘤动脉化疗的常用药物及其用法、毒副作用和防治原则。

(五)了解TAE技术在出血、肿瘤、灭能、血管性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二、见习内容

(一)TAE术在以下方面的临床应用。

1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栓塞治疗。如消化道出血、咯血、泌尿生殖系出血、颌面部出血、盆腔出血。

2 血管性疾病栓塞治疗。

3 肿瘤的TAE治疗。

4介入性器官切除:(方法、适应证、禁忌症、疗效、副反应)

重点:脾亢、甲亢的TAE。

(二)TAI术在以下方面的临床作用

1TAI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重点介绍肺癌、胰腺癌、肝癌、乳腺癌的TAI治疗,包括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

2缺血性血管病的TAI、重点介绍急性脑缺血性病变的TAI周围血管血栓的TAI,包括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

3出血性病变主要介绍消化道出血的TAI治疗。

见习三血管及非血管成形术

一、见习目的要求

(一)掌握球囊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基本方法、原理、再狭窄的防治。

(二)掌握非血管腔内成形术的应用范围。

(三)了解球囊血管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的应用范围。

(四)了解PTA术在冠脉和周围的管、中心大血管的应用情况。

(五)了解气管支架、尿路支架、输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

二、见习内容

(一)球囊和支架的常用类型。

(二)非血管腔内成形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习血管及非血管成形术操作流程、步骤。

(三)成形术在以下方面的适应证、禁忌证、介入操作技术、注意事项、疗效评价及并发症处理。如:食管狭窄、气管支气管狭窄、胃十二指肠狭窄、结肠直肠狭窄、胆管狭窄、输卵管阻塞、前列腺段尿道狭窄

(四)PTA的操作方法:

1球囊血管成形术:血管造影、操作过程、术后处理。

2血管支架植入术:诊断性血管造影、选择适应证、操作过程、术后处理。

(五) PTA治疗的基本原理、再狭窄的原因及防治。

(六)PTA在以下方面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技术、疗效、并发症及防治。

1肾动脉成形术(PTRA)。

2主动脉成形术(PTAA)。

3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

4肢体动脉成形术。

5布—加综合征。

见习四肿瘤介入临床观摩

一、见习目的要求

了解肿瘤疾病综合介入技术。

二、见习内容

现场观摩肿瘤疾病的介入诊断及综合介入治疗技术。

见习五神经及外周血管疾病临床观摩

一、见习目的要求

了解神经及外周血管疾病综合介入技术。

二、见习内容

现场观摩肿瘤疾病的介入诊断及综合介入治疗技术。

见习六介入诊断临床观摩

一、见习目的要求

了解神经及外周血管疾病综合介入技术。

二、见习内容

现场观摩神经及外周血管疾病综合介入治疗技术。

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闭卷考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20%,卷面成绩占80%。

理论课闭卷考试双向细目表

序号

讲课内容

试卷分值

1

第一章总论

约5分

2

第二章经皮穿刺引流术

约5分

3

第三章经导管血管栓塞与灌注术

约10分

4

第四章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约10分

5

第五章 非血管管腔成形术

约10分

6

第六章其它介入治疗技术

约5分

7

第七章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

约15分

8

第八章周围血管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约15分

9

第九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约10分

10

第十章肝硬化的综合介入治疗

约10分

11

第十一章 介入诊断学

约5分

合计

100

注:闭卷考试的课程制作本表,其它考核方式可省略此表。

修订组长(签名):陈义雄

修订组成员(签名):陈存飞、黄昕

审核组长(签名):

审核组成员(签名):

日期:2015年4月28日

《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

(2015年修订)

Ⅰ、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先修课程:《诊断学》、《外总》

后续课程:无

总学时数:50学时

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18学时

课外实践: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

完成大纲修订,签名负责。

修订组长(签名):陈义雄

修订组成员(签名):陈存飞、黄昕

审核组长(签名):

审核组成员(签名):

日期:年月日

关闭窗口
 
  学院新闻

 实验教学总体情况 
 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进程 
 实验教材 
 实验设备 
 临床实践教学平台 

 

版权所有: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广东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