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外网
 首页 | 中心概况 | 管理制度 | 实验教学 | 中心动态 | 教学资源 | 特色栏目 | 师资队伍 | 移动直播 | 通知公告 | 资源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技能操作 > 正文
  详细信息
心肺复苏操作
2017-06-13 17:10  

四、注意事项

12010(新版)CPR操作主要变化

1)实施人员应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判断病人有无反应、呼吸及循环体征,评价时间不要超过10秒。

2)操作顺序变化:由A-B-C→→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3)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频率≥100/分,胸骨下陷≥5cm,婴幼儿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尺寸的1/3,约4-5 cm

4)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将中断时间控制在10秒内

5)保证CPR效果: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医护人员每2分钟轮换施行者

6)在条件许可下,要立即给予电除颤,在电击前后要尽量避免中断胸部按压,每次电击后立即以按压重新开始CPR

2. 心脏按压方法

1)按压时手臂要伸直,垂直向下用力,不能弯曲,不要左右摆动。

2)不能撞击式地猛压。

3)向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4)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得离开胸骨定位点,以免移位,但应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3. 触摸颈动脉方法

触摸颈动脉位置要准确,用右手食指、中指触摸病人气管正中(男性患者可触摸到喉结后)再滑向颈外侧气管旁开2指处触摸颈动脉搏动。注意触摸颈动脉不宜用力过大,以免压迫气道造成呼吸道阻塞,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防止头部供血障碍。

4. 简易呼吸器注意事项

1)呼吸面罩的尖端应朝向鼻部,不可放反,以保证通气效果。

2)正确掌握呼吸囊的挤压方法,保证准确的通气道,如球囊容量为1.5升,挤压球囊1/3,通气量约为0.5升。

3)简易呼吸器末端可直接与氧气连接,如病人行气管插管,可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导管连接。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学院新闻

 技能操作 
 课件讲义 
 临床病例 
 教学视频 

 

版权所有: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广东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